《台鐵老宿舍歷史 》

 舊1   

 舊   

位在宜蘭縣南澳鄉武塔國小西北側的「迎日小築」,原為台鐵員工宿舍。

據當地耆老表示,民國69年(西元1980年)武塔站通車,

為了給鐵路道班及其家眷有個住所才興建。

 

原有來自花蓮的鐵道工一家人入住,晚間偶爾還會與當地居民泡茶聊天,

一直到民國80幾年(西元1991年後)因故搬遷,

加上民國90年(西元2001年) 武塔站因業務量減少,由三等站降為

甲種簡易站,該宿舍就荒廢在那。 儘管就在國小旁馬路邊,平日人來人往,

卻從沒看到有任何開發或重新整建事項進行,令耆老不勝唏噓。

 

民國103年(西元2014年),慢學院通過台鐵招標案後,正式著手整建,

除了割草、整理環境外,並於10月1日完成恢復電力。當晚電燈亮起,

距離前一次燈亮竟相隔20多年,耆老說,彷彿又看見當年台鐵老員工和

村民們把酒言歡的情境。  

 

基於尊重歷史,慢學院「迎日小築」盡量保留老宿舍外觀,

內部也僅做簡單裝修,讓前來上課的朋友們,在老時光、新面貌的氛圍裡,

完整感受慢生活帶來的好改變。

 

《再出發 》

前言:

過去由於使用者對於空間價值觀念上之差異,使台灣許多舊有建築遭受拆除重建命運,

而舊有建築與新環境共生課題,在台灣日益受到關注。而老舊建築若不當或錯誤的再生,

對原有建築不但助益不大,還可能造成破壞,使歷史價值受到影響,甚至難以再生,

與現今環境無法共生、共存。

而近年來,社會各界對閒置空間再利用,都付出了許多的關注與資源,

而老舊建築在時空的轉變過程中,因為使用功能上的改變會對空間感與視覺認同感上有所影響。

而本事務所嘗試著開始關注這樣的一個議題。

 

基地概況:

本案閒置空間原為臺鐵員工宿舍,目前以閒置荒廢多時,位於宜蘭縣南澳鄉武塔村,

為蘇花公路必經之地,是原住民泰雅族聚集孳息的部落。

當本案在一開始,許真豪建築師帶領著事務所團隊,在初期提案討論的過程中思考著一件事,

在環境永續發展的立論基礎上,探討既有的舊有建築(閒置空間─臺鐵老舊宿舍)

之景觀如何在重塑其場所精神的實踐過程中面對其既成空間、

社會法令、歷史背景與民眾認同…等做出設計,

並企圖尋找「新∕舊」間良性的互動模式,以及落實在建築層面的設計方法與策略,

透過實質設計的操作過程,演練整個共生觀念的轉喻研究過程,結合基地實況,

利用前述的共生概念、態度與策略,建立環境、建築、空間三者之間的關聯性,

以建築空間的方式呈現可以反應新舊環境相互共生互動的設計成果。

並期許能作為未來在處理建築設計之新舊議題時的啟發與參考。

此外,本案營造廠結合了自家當地的親戚在地營造,業主曰後之維護管理,

也結合當地之居民,創造當地就業機會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~ 戴群峰

《設計理念 》 

 

設計發展 

本案屬既有建築物再造,基地位於南澳鄉新溪路21-23號,緊鄰新溪路並有灌溉溝渠流過,

早期為台鐵員工宿舍,因長年無人使用,建築物及敷地環境須全面整修。

基於未來使用功能及整體環境營造之目標,提出三種方案作為設計發展:

1438748228-1401741762

1438748229-2981598453

 

 《模型發展 》  

a

b

c

 

 

《全區配置圖 》  

擷取提案一、二、三方案優點之結合,以南方松木平台創造休閒、充滿綠蔭覆蓋的戶外活動空間,同時區隔出入口意象、

打通各戶間前院為前塑造內廊,區隔出開放、半私密及私密空間,使整體更具層次性。

室內設計重點在於營造舒適愜意的居住空間,以一戶5至6人的安排來配置最合適之空間尺度,並考量配色、家具及收納功能,

讓原本廢棄的宿舍煥然一新。

後方增建浴室,除了滿足使用需求,同時在不影響隱私的前提下採用適合的通風採光設計,同時配合庭院造景,

保留既有樹木並鋪設碎石於地面,營造慢活休閒感,達到慢學院之精神概念。

d 

 

《建築師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慢學院 慢環境 慢園地
    全站熱搜

    慢學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