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D83107(沈青)圖1.jpg

渡過了把青春的殘根徹底截斷的三十歲之後,開始喜歡獨遊。

   只帶著自己一個人,安靜的排程,把時間的形狀削磨的和本意完全貼合,不留一點縫隙,只說著必要簡短的詞彙,照著自己的步調移動,研磨時間似的,維持平整無瑕的慢。

   動身變得輕易,尤其是一個人,不留餘地的一個人,靠自己走抵每個淺漥處,穿針引線的把自己和週遭縫起來互相扶助,很像成為沙漏裡的沙,細微的感受滑漏過瓶身中間最狹窄縫隙的過程,倒過來,就又重新計時。

   我一直都不覺得旅行是什麼深具魔幻療效的行為,就如其他的日子一樣,有鉛般的質地,可以四處留下筆痕,鉛末淺淺堆積,入夜削尖,又是隔日的空白,用同一副心智回應每個遭遇,如果把旅行的時日刻意拋磨的閃閃發亮,其他的日子不就顯得黯淡無光,毫無黏著性?

   每一個平日才是養份充足,滋養承載我終日赤腳行走的土地,出發只是移動,為了觀看,生活在其他地方如何被引用,被詮釋,造就的方式如何密不可分的如同慈愛的母性,從土地叼取食物回巢任骨肉分食,自己也能溫飽。

   會開始想在行走的過程裡,開口和自己說出第一句話,給長久以來承受外在地質變動造成的內部裂縫裡,不停冒出氣泡一樣的話語能夠被聽見,不需要任何人的提醒或引導,只想著怎麼在旅程中把每個想法顧全,規劃獨遊的本身充滿不必妥協的隨機,把白球一樣的預感丟擲進轉動的輪盤之中,用最自然的重力去決定它的落點。

   偶爾走進人煙稀少的登山古道,專注在每一個留印的腳步,感覺日照和白霧的濕氣在皮膚上停留的溫差來增減衣物,完全無法提前預告下一個轉彎的路況,所以整個過程都會懷抱含量著興奮和戒慎複雜的恐懼,對未知景色的期待感就是沿途到達一個定點的註記,完全不需要採用平日慣有的習性,是無需跟誰言說傳達、拍照分享,那種挖除了只重複疊印的生活之後,能與一切平視的空心狀態。

ID83107(沈青)圖2.jpg

坐在木棧道邊緣,完全卸下思想的重量,有時一待就是幾個鐘頭,維持無思平整的空白,又或者盯著一小塊草叢,觀察新芽從土壤,枯枝斷葉和石磚的裂隙間冒出,細小的生命被死亡的養分餵養,一切都是等分等值的代價,就算是土地,也只會收穫他奉獻的東西,淺綠的嫩芽充滿韌性又脆弱的兩種特性,我會小心調整腳步不要壓損它們。

從會獨自上山開始,我就養成花大量的時間觀察植物的習慣。

   不是研究牠們,而是觀察牠們生長的姿態,怎麼共生,花株怎麼散開,如何和陽光交合,木脈摸起來不同粗糙的質感,凋萎時葉片捲曲枯黃,蕨類的葉背排滿密集的孢子。

   花一落盡果實就纍纍串結,葉片蛀滿孔洞彷彿用血脈餵養生命,夜裡才綻放的花在白晝就養息,蜂鳥在充滿蜜香的花叢裡迅速移動,用細長的鳥嘴深入蕾心覓食,像月軌盈缺的時序演進,依水向陽,繁殖轉化,一刻不耽延。

ID83107(沈青)圖3.jpg

我時常伸手觸摸牠們,感受每一根觸鬚,每一個絨毛和紋理都是精微的生命,有些葉片邊緣銳利,那是牠們生存必要的構造,就算被割傷我也不會責怪牠們。

就像人一樣,若他長滿芒刺那必定,也是軸心太脆弱的緣故。

   我們需要承認這種脆弱,如同換季的大凋零,暫時不需要修築堅固的東西,讓一切都萎弱易碎,任機質分解,消耗到最後,尋求新的殖生。

   把所有的一切都承接起來,然後好好掩埋,就像之前在查有關於農耕的步驟時,看見挑選種子的方法,是直接灑進水裡,沉入底的才拿起來種。會生芽結根的事物從開始就,充滿重量。

ID83107(沈青)圖4.jpg

在一部日本漫畫作品裡看到一句迷人的話,兩個同鄉的主角在畢業後一個因為家庭問題選擇離家,好幾年都不曾歸返,一個留在故鄉繼承橘園,某次留在故鄉的去城市探訪這位好久不見的友人,當晚寄宿在他家時,友人做了惡夢無法入眠,他起身幫他剝起自己帶來的橘子,剝下一瓣果肉遞給他時說:

這是我種的,今年收成很好。

   希望我種下的事物也可以讓我拾起來,剝開裡面最嫩的芽心放入誰的手心時,可以說出這句話,種不出什麼來也沒關係,那就是它的誠實,它是不會發芽的,安靜深黑的實貌。

   瑞蒙·卡佛在短篇小說集「大教堂」的其中一篇寫道一個麵包師傅在黎明將至的麵包店裡,端出剛出爐的麵包招待一對剛經歷喪子之痛的夫妻,他對他們說:「這種時候,吃是一件很小,很美的事。」

   他們一口一口將麵包咬碎吞嚥,滿口的蜜香和雜糧的味道,邊嚼食著邊聽著師傅的聲音,沒人想起身離開,天漸漸亮了。

那些從石磚縫隙生長的草株也是如此,很小,很美。

   這些景象都來自最細微的角落,必須非常靠近或仔細凝察才會被注意,當作自己是一隻渺小的螞蟻,知道每一個穗種,花軸,葉莖草梗的秩序都有意義,就像我們常常忽略一個勉強笑起來的眼角,不顯眼的善意,背光時漫長的沉默,避開一切單獨生長的冷漠,都是長滿銳角的孤獨一樣。

   我們是穗狀的花序,在同一根延長的花軸上,斟酌著彼此的空隙不要擠落誰的瓣也要互相挨近,日照甦醒夜起側耳低吟,讀著因緣經歷掉落直至結果,最後必然回歸孤獨的共生著。

   若是有人和我一起結伴前來,我也可以像把彼此完全攤開一樣,盡情的說話,但偶爾確實也需要,這樣不傾心一個時間內閱歷許多地方,僅剩慢速漸漸的經流眼前,留下清澈的平靜,安養著一塊白淨的、最接近單獨原貌時光,全心全意的把樹狀分枝的心神重新凝聚起來,像在紙面上還未乾透的顏料需要靜置,好好休養,就是旅途的收成。

ID83107(沈青)圖5.jpg

獨遊裡的經歷,無論是山邊芒草與風磨擦的低鳴,從山頭穿越到小徑將視線縮短到只剩眼前綿長階梯的嵐霧,吵雜市集的人聲裡純粹到無法再簡列的生活,都是能夠添增在我創作素材上備註的夾頁,就像在路面上拾起不知名鳥類的色彩斑斕的羽毛,靜悄的收進私藏的木盒。

   各式的聲音在僅有自己時光的寧靜裡成為一個音質獨特的聲響,放入文字經過還原或剖切的變焦後,為這段記憶車縫上最後收線的裁邊一樣,完整的紀錄下來。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慢學院精心推出體驗活動,享受慢慢來的生活~

兩人成行   

 慢學院~慢活體驗(A)

 慢學院~慢活體驗(B)

六人成行  

 慢學院~慢活體驗(神祕湖)

慢活體驗參考行程(請點我)

 

單純活動體驗

活動體驗說明(請點我)

 

歡迎私訊慢學院粉絲專頁洽詢喔!(請點我)

arrow
arrow

    慢學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