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文章分享】敕勒歌的悠閒(文/陳*同)
南方人生活汲汲營營,北方人生活步調緩慢。而我們一群台灣的大學生跟著帶隊老師來到格林一中服務,當地人說是「做支教」。
我喜歡北方的生活,尤其是在內蒙古一個多禮拜的時間裡,內蒙白天不熱,晚上不冷,最適合沉思、書寫。你不用刻意去安排時間休閒,當地的環境就讓你夠放鬆,即使是生意興隆的小販,也會悠哉地為你端上一碗熱麵。內蒙人可是懂得慢活,且是溶在血液裡。
去了超商幾乎看不到冰櫃,所有的飲料都是放在架上,對於南方炎熱地區,不痛快暢飲冰品是難很受的。來內蒙第一件事就要學會喝熱茶,且越熱越好,這樣可以慢慢品嘗,讓心思不斷沉澱,飲茶是一種品味,是一種享受。⋯⋯
營期前一天到了校園,學生看到我們是如此安靜與且充滿期待。受到學校禮遇後,副校長看了我們的課表並不滿意,因為我們的課排太滿,當地人中午一定要休息兩個小時以上,甚至有「中午不睡,下午崩潰」的俏皮話。反觀我們的教育是不是塞太多的課了,無法讓學生好好反芻消化。
從原本一天六七節的課程刪到只剩下四節,每天課上到十一點半就坐車回到旅館吃個午餐,一道道合菜配上熱茶,要吃上一個多小時,飯後就要回寢室睡覺。我室友中午幾乎不睡午覺,不是用手機就是準備下一個活動,而課我已在台灣演練過了,正悠哉地享受中午,醒來後又搭著校車繼續上課。
北方的夏天總是特別長,晚上八點依然看到火紅的太陽懸掛邊陲。放學後,一群人提前下車,到市區閒逛並沿路走回旅旅館,偶爾向黃土矮房或是魁偉遠山拍照。每晚看完星星或是做完事後,十點半左右就寢。夥伴常笑我很浪費時間,應該要「清醒」地把握異地生活;但我卻喜歡規律作息,享受這當地悠哉步調,不喜歡旅行團走馬式的咀嚼。
在營期結束後,我們一群人去了包頭草原,陽光如此熱情,看著廣大的草原,馬兒在草地在遠處吃草,如綿羊的雲朵佇足在天際一方,在草原上行走是會忘記時間的,心胸也感覺開闊了許多,怪不得蒙古人是那麼慷慨豪邁。心凝神會中已是下午了。
《敕勒歌》著名一段「天蒼蒼,野茫茫,風吹草低見牛羊」,正說著內蒙游牧民族的生活,如今依然承襲先人的血脈,奔放悠遊都是愜意。對我來說慢遊不是漫遊,感受大自然所帶來的感動,而我在那裡體會道地的慢遊生活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